人民网
人民网>>游戏

难以定义的“二次元”人类

程曼祺
2017年01月18日09:12 | 来源:中国青年报
小字号
原标题:难以定义的“二次元”人类

  当日本动画电影《你的名字》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家影院里落幕时,观众表现出惊人的默契。

  正片结束,却无人离场。银幕的微光跳动在年轻的脸上,直到最后一行字幕消失,观众才舍得起身。

  这些观众全部来自附近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。在2016年年末《你的名字》的中国大陆首映日,北大“元火动漫社”和清华“次世代动漫社”组织了这次包场放映。

  到2017年初,这部电影在中国的总票房超过5.6亿元人民币。与此同时,越来越多的动漫展正在各地进行,以动漫为主要内容的弹幕网站上也聚集了众多活跃用户,诞生了许多流行用语和“病毒视频”。

  伴随着不俗的市场效益和文化辐射力,一个外来词汇——“二次元”也走入大众视野。这个在日语中表示“二维世界”,用来指代动漫、电子游戏的词,现在不仅为爱好者津津乐道,也引起了投资者、经理人和官员的兴趣。围绕着“二次元”的讨论从昔日位于网络边角的“圈内论坛”,蔓延至券商的行业分析、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和文化部的产业扶持政策中。

  像这个年代的许多流行热词一样,对于迅猛发展的“二次元”,人们的理解莫衷一是,但身处其中者有一个共识:“二次元”世界多元而繁杂,难以简单描述。

  趣缘社交

  元火动漫社社长“思雪”是北大数学系学生,瘦高个儿,留着“三次元”世界(即现实世界)里男性不常见的长发,在脑后扎成一个中马尾。

  像他这样的年轻学生正处于易被“二次元”吸引的年龄阶段。艾瑞咨询在2015年的一项行业调研显示,中国二次元用户的“入坑”时间以初中为主,占到3万多名有效受访对象的49.6%,其次是小学和高中。

  “入坑”是“二次元黑话”之一,指开始热衷于ACG作品。A、C、G分别对应动画(Animation)、漫画(Comic)和游戏(Game),现在也常加上小说(Novel)——多指娱乐性较强的网络小说。

  思雪“入坑”也是在中学时代。吸引他的是一些“超出现实的”“过于美好的”东西,比如魔法、机甲、时空穿越等。即使是让他“入坑”的那部非架空世界观的作品中,思雪也看到一些动漫特有的超越性:超出预期、超出现实的简单而和谐的人际关系。

  但当这些着迷于“超现实”的爱好者聚到一起,他们却心甘情愿投入实实在在的精力,虽然这无关他们的学业和职业发展。

  包场放映的第二天是元火动漫社18周年社庆。为了庆典,有执委通宵剪辑音频,刚休息几小时,下午又去带排练。执委会成员连续熬了几个通宵,第一版舞台美术文档长达96页,导演和舞美又陆续将最终版修改到了106页。

  文化研究者、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林品曾是元火动漫社的活跃成员。他是一位资深“哈迷”,COS(角色扮演)哈利·波特惟妙惟肖,也曾把“魁地奇”比赛搬到北大静园草坪。

  林品认为,“二次元”人类很难一概而论,但可以说有两点共性:一是有自己真心热爱的作品;二是能熟练使用网络新媒体,并通过新媒体展开“趣缘社交”。

  “大规模人口流动,使得许多人的人际关系很难再像过去那样依靠血缘或地缘来维系,他们也因为难以获得传统文化的宗族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,而试图通过新兴的文化渠道去寻求一种替代性的集体认同。这可以说是 趣缘认同 和 趣缘社交 兴起,并产生巨大文化影响力的社会背景。”林品把二次元文化理解为“趣缘认同”的一种。

  思雪享受大家一起努力的状态:“其实是喜欢一群人在一起的感觉,并不是具体某个作品。”社团也促成了多对情侣,包括思雪和他的女友。

  “理直气壮”说喜欢

  在元火动漫社成立之初的章程中有这样一段: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能使漫画这种目前还被 正统文化 所排斥的艺术形式得到她应有的地位……使喜爱漫画的人敢于理直气壮地承认说 我喜欢 。”

  那是1999年,日本动漫刚在前一个10年传入中国,“机器猫”“圣斗士星矢”和“美少女战士”的幻想世界多少具有“不务正业”“玩物丧志”等负面意义。“元火”这个名字则包含了爱好者的一种愿景,“欲以此星星之火,燎华夏之原”。

  10多年后,动漫爱好者已不再尴尬,反而是不了解“二次元”的人有“被时代抛弃”的风险。配音演员——或者按照“二次元”的叫法——“声优”夏磊,目睹了星火燎原的过程。

  曾为《秦时明月》《古剑奇谭》等多个国内动漫、游戏作品配音的夏磊有另一重身份——资深“纸片党”。多年来,他收集了超过1万册漫画,存放在一间专门的书房里。

  夏磊“入坑”也是在少年时代。现在的“二次元人类”喜欢逛弹幕网站,而对70后的夏磊来说,鼎鼎大名属于“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”。他至今仍清楚记得当年的漫画价格:“我初中的时候,一个月零花钱10元,《圣斗士星矢》1.9元一本,一卷是5本,我一个月可以买一卷。”

  夏磊说,“二次元”是有“气场”的:“就好比我跟你聊天,我喜欢普泽直树(日本漫画家),你也喜欢普泽直树。我们就有一种,咦!遇上了,我们就把别人抛开了。”

  10年前,当“二次元”这个概念还未泛滥,动漫文化也未获得现在的关注时,夏磊就曾感受过动漫爱好者的“人多势众”。

  当时,夏磊和另一位著名“声优”冯骏骅在上海广播电台开播了一档节目《动漫新地带》,他们在节目里给自己取名“玩仔”和“妞妞”。节目的时段是周末早上7点。但自从这个“垃圾时间”的节目开播后,门房总有一大袋从各地飞来的信件等着玩仔和妞妞。

(责编:沈光倩、杨虞波罗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
返回顶部